网站地图
【散文】值得带走(欧阳志)
发布日期:2017年08月29日 来源:原创 阅读:691 分享到:
    每次要换一个新的生活场所,总是需要进行一番清点,重新估算所有物品的价值,值得带走的便带走,不值得带走的大多是进了垃圾桶。

   毕业前收拾旧物件,偶然发现了一个孤零零的包裹。它静静地躺在书橱后面,被一块蓝白两色小碎花布包着,腰间还被人用系鞋带的方式扎上了一条深蓝色粗布绳,周身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,透出一股老旧的年代气息。怕是已经很久没有人动过它了。

   它是什么?会是谁的呢?我一边想着一边从书橱后面把它掏了出来。而几乎是问题出现在脑海里的同时,我意识到了答案:它里面是一支毛笔和几张宣纸。它似乎是我的。

   小时候,很喜欢拿根笔在纸上写写画画。因为不论有多雪白的一片纸,只要经过我轻轻一划,就能在雪白的纸上留下自己的痕迹。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,也划不出两条一模一样的痕迹,这太特别了。我认为这个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美妙,甚至有些神奇。这种对纸笔的新鲜劲儿,到我接触到毛笔后达到了最高。虽然那时不懂什么是龙飞凤舞,什么是气势磅礴,什么是五体投地,可现在回想起来,这些感觉当时也许都是有的。我主动提出要学毛笔字,只是天晓得我这个念头能坚持多久。

   爸爸算是个书法爱好者,理所当然地成了我入门的老师,以他的水平,教我这么一个小白还是绰绰有余的。每当自己写半天写不好一个字的时候,他就会过来用他的大手包住我的手一笔一划地教着。这个过程是最享受的,不用费什么力气去控制自己手的走势,而笔下会自然而然出来和字帖上一样精致的横竖撇捺。他每次手把手教我写字时,总是会告诉我注意看字帖上的笔势,观察每个字的结构。我似懂非懂,开始按照他说的做,每个字都去研究别人的笔画和结构。但时间一长,只觉得索然无味。字有千千万万,要是每个字都去看别人怎么写的,如何能学得完。我把这想法告诉了爸爸,他只笑笑说:我比你多写30年的字,现在还是要看着字帖,你才坚持这几个月就想自己成立个什么字体了?

   爸爸练字的时候喜欢找靠窗的桌子,或站或坐,比着一本魏碑练一整天。我则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如何画出那些有着每个人特色的笔画,如何将一个字帖上的字复刻在干净的宣纸上。他总是会就着一个字写上几页甚至几十页,每个字看起来一样,可仔细一对比,又能发现不一样的地方。他告诉我:不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,即使是同一个人写的字,也会千差万别,心情不一样,时间不一样,字也会不一样。练书法虽然是对着别人的字练,但其中的心得,是字帖决定不了的。

   十几年过去了,家搬了好几回,家具摆设的格局也变了好几次,他还是会经常拿本魏碑找个靠窗的桌子,一支笔,一整天。每每打开墨水瓶,我总是会嫌弃墨水臭气熏天。他却不以为然,半开玩笑地说墨香不能叫臭,对读书人来说,墨可是香的,不信可以去问问王羲之。然后我就会说他“真孔乙己”。他从不顾忌这些,反而会顺着话茬甩给我诸如“有四样写法的可不止‘回’这一个字”之类的话,好像是要将自己和孔乙己做个区分一样。现在想想,倒不是他太孔乙己,怕是我太俗了。他还常说:字是有年龄的,写的时间越长,字越好看。讽刺的是,很多情况下字龄和字的好看程度并不成正比:许多和我一样有着二十年字龄的人,有的或许还不如十年的字龄,有的却甚至比四十年字龄的更好看。而我自己算是上述哪一类“有的”里面的人?

   回忆到此,才回过神。我抖了抖这积满了灰的包裹,将其放入行囊。它的价值可远不止“值得带走”这么简单。


【作者:欧阳志 综合办公室 责任编辑:李瑞杰】
网上办公 720全景